送り人(okuri hito)就是<送行者;禮儀師的樂章>,
有幾幕真的很容易看到鼻酸。很好看。
(不過我就只有鼻酸,不違反不掉淚原則)
在日本文化裡,對於職業的偏見其實已經比華人文化少很多,
達人觀念讓他們相信大多數的職業都能夠有所成就。
不過我們日文老師也說,日本人是個迷信的民族,
所以自然對婚喪喜慶種種禁忌會特別有點例外。
所以<送行者>討論了這樣的議題。
再來是對於死者的愛。
我覺得<送行者>裡提到對於死者的愛,討論的最主要是來不及。
對於死者,希望能將他們恢復到生前最美好的模樣,
去滿足生前沒有完成的事情,或是想做到的夢想。
雖然只是小小的事情,可是過程中卻會讓我覺得很溫馨。
畫上喜歡的口紅、穿上想穿的長襪,死者其實很簡單。
討論"來不及"事實上是希望我們能"及時",
及時去做,在還有能力的時候、像要燒光自己一樣去做。
但電影卻又沒有將"及時"的觀念帶出來,
留了空白讓我們塗抹想像,我覺得很棒。
死亡本身之所以成為一個議題,是因為它具有不可逆性。
面對這些在時空長河裡消失掉的人,家人就成為導演捕捉的對象。
「逝者已已,來者可追。」如何面對活著的人才是死亡真正的意義。
面對死者,生者了要學習的是接受死亡成為事實,然後走下去。
我看到很深刻的一點是價值觀的重建。
<送行者>用了重複的手法來進行生者內心的讀白,
雖然有一點老梗,不過卻把想說的事情一再告訴讀者。
有些價值觀所以存在,有時只是因為存在著情感的緣故。
跳脫出情緒的束縛,很多固執都顯得沒有必要了。
電影最後停留在傳承,讓我有一點"ㄟ?怎麼結束了!!"的感覺。
雖然是想點出"生"的意義,不過最後是這樣的結尾...
好啦我有點無言。不過整體來說是很棒的電影!!
留言列表